美国的大学毕业生甚至在校学生创业蔚然成风,有做平台类创业的,有做科技创业的,也有部分做实业类创业的。而在教授们看来,美国校园的创业潮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十分注重培育创业生态系统,所以美国的创业生态圈相比中国要成熟很多。美国政府尽力打通产丶学丶创各个环节,多项措施确保大学校园创业商业化丶产业化的顺利开展。比如,发起“创业美国”计划以利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深度合作;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大学附近以便于联合开展研究;与大学合作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制定有利于大学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拜杜法案》《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法律法规;注重引导大企业和新创企业的创新合作等等。创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资源约束,美国政府也提供一系列措施来为创业项目保驾护航:鼓励考夫曼基金会每年捐助近亿美元来资助新创业项目;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丶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等多个资金投入巨大的政府资助项目计划;严格保障创业者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建立大批校园创业孵化器以及专业创业加速器……

对于未来创业的趋势,笔者通过和教授们的讨论,也有比较一致的观点。在当下尚未有太多大品牌坐稳的移动互联时代,谁都会有机会,这对大学生创业是利好的。但因传统互联网公司依然影响力巨大丶移动互联网混战中也已逐渐形成一些巨头,创业竞争会空前激烈。只有那些能及时发现用户需求并快速转化为商业机会的创业者才有希望。所以创业者的创新思维丶更快速的行动丶更高专注度丶更深的细分领域丶更精准的移动互联新兴领域判断丶运用互联网思维做价值观营销丶建立价值后移模式(类似商业模式中的饵钩模式)等,从而实现与巨头错峰而快行就显得十分关键。而从稍微长远来看,全球面临的冲突丶能源丶环境丶健康丶人口丶交通丶城市化等诸多挑战将会孕育更多突破现有过于注重互联网用户琐碎需求的创业机会。

当前的创业时代,正如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所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今天的过剩经济时代,创业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过剩的。而如何把过剩变为紧缺,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考虑的。精益创业的理念很好,但我认为精益可能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并不一定是最终目标。中国企业大多习惯学习和模仿的模式,因而中国企业甚至中国经济长期难以摆脱从1到N的困境。而多借鉴美国的经验,真正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进行创造性破坏丶改变游戏规则的创业企业涌现,才应该是我们乐于和亟须看到的。

(来源:中国科学网)